2018年中國茶葉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
一、茶葉的定義及產業鏈
茶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遠的歷史。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,是世界上最早發現、繁育栽培茶樹,加工、利用茶葉的國家,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生產國、消費國和貿易國之一。自2005年超過印度后,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。中國茶葉生產在品種分布上,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征。根據農業部2009-2015年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,中國茶葉生產劃分為長江中下游名優綠茶重點區域、東南沿海優質烏龍茶重點區域、長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綠茶重點區域、西南紅茶及特種茶重點區域四大區域。
中國茶葉生產在品種分布上,也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征。根據農業部2009-2015年全國茶葉重點區域發展規劃,中國茶葉生產劃分為長江中下游名優綠茶重點區域、東南沿海優質烏龍茶重點區域、長江中下游特色及出口綠茶重點區域、西南紅茶及特種茶重點區域四大區域。
根據陳宗懋主編《中國茶經》的分類法,分為:綠茶、紅茶、烏龍茶、白茶、黃茶、黑茶。茶葉行業的上游為茶葉種植,上游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茶葉產品原材料的供應數量與品質。下游是終端消費者與茶葉深加工行業。
資料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
二、全球茶葉市場
近年來,全球茶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。其中,亞太地區的綠茶消費增長強勁,而北美、西歐的紅茶市場也已發展成熟。據統計數據顯示,2017年的茶葉產量約為557萬噸。全球茶葉產量穩步增長,預計2018年全球茶葉產量為577萬噸,到2020年產量將超600萬噸。其中,中國、印度兩國的茶葉產量位居世界前位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消費量方面,據數據顯示,2017年全球茶葉消費量約為544萬噸,預計2018年消費量為567萬噸,到2020年全球茶葉消費量將超600萬噸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二、中國茶葉市場現狀
1、茶葉產量增長
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干毛茶葉產量預計達258萬噸,比上年增加17萬噸。在產量增加的同時,結構不斷優化,質量效益提升,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。
此外,茶園面積穩中略增。預計全國茶園面積4400多萬畝,比上年增加130萬畝。其中,湖北、貴州、陜西、江西等省分別增加23.6萬畝、21.5萬畝、19.3萬畝、15萬畝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2、茶葉消費量穩步增長
消費量方面,據數據顯示,2017年中國茶葉消費量約為193萬噸,消費量穩步增長,預計到2018年中國茶葉消費量將超200萬噸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3、產品結構優化
綠茶和烏龍茶占茶葉總產量的比重繼續下降,紅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黃茶等茶類占26%、比上年提高1.2個百分點。同時,柑普茶、柑紅茶、花草茶等特色產品及超微茶粉、抹茶、茶飲料、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產品增加。
數據來源:中國茶葉流通協會、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
三、茶葉公司
茶在中國的歷史悠久,國內茶葉消費市場非常大,但行業的集中度仍不夠高。
1、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
謝裕大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茶葉研發、種植、加工和銷售。目前,公司擁有世界最大的黃山毛峰綠茶單廠生產基地,擁有簽約生態茶園2萬多畝,擁有大型茶葉加工基地3個,清潔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加工流水線7條,并擁有黃山首家茶葉博物館“謝裕大茶葉博物館”。公司產品主要包括綠茶、紅茶和花茶三大茶類,其中綠茶包括黃山毛峰、太平猴魁、六安瓜片三大品類,紅茶包括祁門紅茶。
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,2017年謝裕大營業收入達17664.56萬元,較2016年增長近20%。凈利潤方面,2017年公司凈利潤為923.6萬元,較2016年增長3.7%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2、浙江茶乾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
浙江茶乾坤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葉研發、生產、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企業,集合中國豐富的優質茶資源。公司聘請了國內外知名的茶學、制造、安全品質管理等方面的專家,組建了強大的研發顧問團隊,已開發出中國名茶、茶飲料原料、健康茶、果味花草茶四大系列三十多個品種,并已獲得幾十項國家專利。公司目前是浙江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、浙江省清潔生產企業、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、湖州市十大重點農業龍頭企業。
據數據顯示,2017年茶乾坤營業收入達11152.83萬元,較2016年增長33.2%。凈利潤方面,2017年茶乾坤凈利潤達1089.1萬元,較2016年增長47.1%。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數據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
3、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
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經營安溪鐵觀音為主,集基地種植、新品研發、生產加工和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、全茶類連鎖經營企業。公司提供全茶類的產品,其中自產鐵觀音為核心茶類,明星產品為賽珍珠鐵觀音系列;同時經營綠茶、紅茶、白茶、普洱、大紅袍和花茶等各類茶葉產品以及茶具、茶食品等。
來源:八馬茶業
五、茶葉行業發展趨勢
1、“一帶一路”帶來新機遇
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是黨中央、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。其中,發改委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也發布了相關《行動計劃》?!缎袆佑媱潯分饕獓@十個方面開展工作,這有利醫生我國茶葉產業的國際化水平,深化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和地區在茶產業各領域的雙多邊合作和互惠互通,提高我國在國際茶葉標準化領域的話語權。
2、“互聯網+”下,茶葉產業模式更多樣
在“互聯網+”的推動下,傳統茶葉產業的組織形式、商業規則、產業鏈條、競爭格局、銷售模式等發生變化,許多新的商業模式涌現。目前,電商已成為現代人主要的購物渠道之一,隨著電商的進一步普及,茶葉在互聯網的銷量持續增長。據京東發布的2017年茶葉銷售數據顯示,茗茶類產品銷售額占平臺食品類的前三。此外,電商網購茶葉,除了在便利度、價格方面對消費者有優勢以外,對于茶葉品牌擴寬消費群體結構也有一定意義。未來,茶葉品牌開通網上銷售渠道將越來越多。
3、單一、低層次的盈利模式將改變
目前,隨著茶產業的傳統模式發生變化,原本單一、低層次的盈利方式將發生改變。通過提供增值服務,采用多層次、結構化的盈利模式,為商戶提供更廣泛和優質、髙效的服務,切實為商戶帶來經濟效益。此外,采取新建或者聯合建設等模式,建立跨地區管理的茶葉市場項目,擴大市場輻射、帶動能力。
以上材料及分析均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茶葉行業市場前景及融資戰略研究報告》。